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0181305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布发

更新时间:2019/8/9 15:01:49 浏览次数:2442

近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组织编写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已经见刊,其中阐述了肺炎支原体(MP)流行现状、儿童MP呼吸道感染诊断流程、MP检测的不同方法及特点以及实验室质控。


MP流行现状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体,可占CAP的10%~30%,MP流行时可增加3~5倍。目前认为,MP的致病机制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对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损伤,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重症肺炎及其他系统损伤。


自2000年起,大环内酯类耐药MP在全球各地流行的证据越来越多,对临床抗菌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日本等国家报道的部分地区MP耐药率已达到90%~100%。重症MP肺炎治疗挑战性大,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是MP感染诊断的关键。


儿童MP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流程

 图1.jpg

《共识》归纳总结形成了MP实验室诊断流程图。

 


注:红色示确诊方法;紫色示初筛阳性,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测;黄色示疗效或复发评估。

 

MP检测的不同方法及特点

 

MP的检测方法主要分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大类,需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依据不同需求和目的选择不同方法。

 

《共识》对于不同检测方法应用注意事项进行了如下阐述

图2(1).png图2(2).jpg




《共识》对于实验室MP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判读进行了说明

图3.jpg



《共识》对MP检测的质量控制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

 

《共识》提出Mp检测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并对检验的质量控制从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三部分进行了阐述。在检验方法选择的建议:病原学与血清学联合诊断仍然是目前提倡的Mp感染诊断策略


对病原学与血清学联合开展的结果分析建议

 图4.jpg



MP血清学试剂性能比较

图5.jpg



化学发光法帮助临床进行MP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

图6.jpg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