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8834699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科研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资讯 > 研究动态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激酶靶点细胞筛选库

更新时间:2017/4/25 14:30:19 浏览次数:2143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日前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该细胞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150余种,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该细胞库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111.png
这一细胞筛选库主要研发人员、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文超介绍:“这一技术体系在细胞水平上模拟临床的癌症病人,因而又被称之为‘试管里的病人’。”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的发生是由某些与生长相关的“激酶”发生突变导致异常活化引起的,针对这些突变激酶的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激酶活性,达到抑制癌细胞的目的。但不同肿瘤类型激酶的确认与药物筛选的时间周期长,而且激酶会因临床用药出现变异,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药物学团队用4年多的时间,以小鼠细胞为原始模板,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针对目前临床常见的癌症相关激酶靶点,构建了仅依赖于目标靶点基因生长的大型癌症激酶细胞库。

这一细胞库不仅能检测潜在药物的“实力”,即对所设计靶点的打击活性能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还能检测其“准度”,即靶点选择性,看它能不能准确找到激酶,同时又不伤害其他细胞,也就是对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进行预测。

此外,刘青松课题组还建成了以抗肿瘤组合药物筛选为主要研究任务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和测试技术平台,采用自动化操作系统,每天能完成对10000个药物前体的筛选测试。与之配合,课题组还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将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技术与高通量体外药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肿瘤精准治疗技术体系(HDGS),其核心是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对肿瘤病人的原代癌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为肿瘤患者最大限度地筛选出可用之药。同时,检测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驱动基因和致病基因,通过将基因测序和体外药敏实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针对患者个体的精准用药方案,达到个性化精准用药的目标。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