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特邀西安交大游民黎副教授,复旦肿瘤医院卢仁泉教授担任分享嘉宾,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VIEW Medicine期刊主编宋海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采购分会会长于清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CMIVD)理事长邹左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柏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熙雄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娄加陶教授,透景生命董事长姚见儿,华院计算副总裁唐伟,香港玛丽医院颜鸿仪等担任讨论嘉宾,从AI技术赋能检验医学创新、智慧实验室建设及产业转化等多维度进行了深入分享与交流,为与会者带来了极具价值的见解与启发。
前沿观点:AI重构医学诊断新范式
在领导致辞环节,复星医药CEO文德镛、复星医疗器械及诊断董事长刘毅、透景生命董事长姚见儿、CMIVD理事长邹左军依次发言。文德镛及刘毅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复星诊断作为复星医药各板块中成立较早的公司,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次AI应用研讨旨在搭建产业协同平台,促成更多合作。姚见儿表示,会议聚焦AI技术赋能,通过跨领域协作加速技术标准化与落地应用,在产品研发与智能化升级中构建开放生态,这对各IVD企业至关重要。邹左军理事长表示,CMEF会前举办AI应用研讨具有前瞻性价值,当前亟需探索AI技术驱动企业创新的新范式,以更好地响应临床诊断需求。
在嘉宾致辞环节,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VIEW Medicine期刊主编宋海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采购分会会长于清明先后发言。宋海波会长指出,AI正在重塑医学检验的传统模式,以数据驱动的智能辅助诊断为核心,推动行业向精准化、自动化方向迈进,并呼吁全行业把握技术迭代的机遇,共同推动检验医学的高质量发展。于清明理事长提到,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生活,未来依托AI技术突破,更多疾病将实现早筛早治,人均预期寿命有望显著提升。在这一进程中,体外诊断将发挥关键的底层支撑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 游民黎副教授
西安交大游民黎副教授从学术前沿出发,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生命医学创新中的应用与转化。他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工具,正重塑生命科学研究的范式——通过加速科学假设生成、实验仿真及结果评价全流程,显著提升科研效率。结合产学研痛点,游教授特别指出,高校需与企业、临床协同构建高效转化机制,例如利用AI搭建医学转化平台解决需求对接难题,通过专利智能分析与国际化布局提升成果价值,以及在临床实验中实现患者招募、数据监测与方案优化的闭环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卢仁泉教授
复旦肿瘤医院卢仁泉教授从AI智慧诊断临床应用的视角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他指出,我国智慧实验室建设已逐步迈向智慧物联化新阶段,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采血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及全流程B/S架构管理平台,实现检验全流程智能化、数据驱动决策与精细化管理升级。此外,卢教授还结合医院自动审核、细胞形态学AI诊断、智慧报告、TDM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实际案例,验证了AI技术在实验室提升效能、保障安全及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实效。
圆桌论坛:协同共绘智慧医疗蓝图
思想碰撞的互动环节中,来自全国顶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研究专家与企业决策者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讨了AI技术在提升检测精准性、优化诊断流程等方面的创新应用路径,以及未来AI应用在医疗服务中的潜在挑战。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拓宽了行业视野,更为破解临床痛点、加速技术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AI智慧诊断发展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成功搭建起AI诊断技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通过前瞻性技术展示与实战经验分享,为检验医学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复星诊断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加速AI技术与临床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体外诊断产业向智能化、精准化跃迁,为我国健康事业注入持久动力。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