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8733339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重点:5项内容与基层医疗密切相关

更新时间:2025/1/9 11:37:27 浏览次数:1362

2025年开年,卫生领域多部门就2025年基层医疗发展方向发声。


2025 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于《党建》杂志发表文章。他强调,将基层作为重点,是我们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关键体现。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健康 “守门人” 制度,乃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根本策略。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的目标,雷海潮进一步指出,必须 “以基层为重点,全面审视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就医理念以及就医秩序,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图片

资料图


联系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重点、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雷海潮最新发文等内容,整理了以下内容重点。



资源下沉与服务能力提升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整体规划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倾斜,向省域内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县级和城乡基层深入延展,是一项极为关键的任务。这一举措旨在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尽可能扩大其覆盖范围,最终达成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的共享互认。


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进程中,紧密型医联体成为核心抓手。借助这一创新模式,上级医院积极推动人员与服务双下沉,以确保每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迎来上级医院的专业医师入驻。这些医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在日常工作中发挥 “传帮带” 作用,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


同时,大力推广 “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 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完成便捷的检查工作,随后将相关数据迅速传递至上级医院,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进行集中诊断。这一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贴近群众的优势,方便患者就近检查,又借助上级医院的专业诊断能力,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通过紧密型医联体这一有效形式,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基层,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


城市医疗卫生资源持续支持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通过提供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常年驻守指导,帮助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提升水平。


优化基层机构布局:持续夯实基层网底,分类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实现乡镇、社区、行政村服务全覆盖。这是资源下沉的基础保障,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理布局,为服务提供便利。


村卫生室动态纳入医保定点:保障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能够得到医保支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保障水平。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机制完善与服务优化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 “三医” 协同发展和治理。三明医改在医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推广其经验,推动各地医改的深入发展。


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完善转诊机制:对上下转诊、接续服务作出机制性安排;建立健全转诊制度,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能够顺利转诊,实现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方便患者就医。解决基层用药可及性问题: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药品,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增强儿科服务供给:2025—2027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儿科服务要实现广泛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



人才培养与编制绩效



充实基层人才队伍: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基层工作。


加强人才培训: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进修培训首选中心作用,为基层培养专业人才。


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通过解决大学生乡村医生的编制问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调整薪酬绩效: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科室岗位间的收入差距,动态缩小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重,更好地体现公益性,促进均衡协调发展。



中医药服务



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实施西医学习中医重大专项,培养通古博今的中医药人才。


推广中医药服务:谋划实施 “新时代神农尝百草” 行动,在全球发掘新药用植物资源和道地药材,丰富中医药治疗手段。在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中医技术进村入户,将中医药服务与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



医防融合与慢性病管理



加强慢性病管理: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早筛早诊早治,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