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8938035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新冠是否有二次感染风险,毒株是否已变异?

更新时间:2023/4/25 11:43:59 浏览次数:3913

第二波感染高峰快要来了?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类似说法,不少人对此颇为担忧。二次感染概率高吗?我国流行毒株是否已变异?


近日检出的阳性感染者主要是首次感染“二阳”感染者很少。这可能与上一波高峰时感染者体内仍有抗体有关。但从欧美国家经验来看,二次感染仍有发生概率,约为3%至30%。丹麦此前一项纳入7000人的研究分析奥密克戎易导致二次感染中,女性、年轻人、医务工作者是高危群体。


图片

我国流行的毒株是否发生变异?

中疾控给出明确答案。4月14日至20日,本土新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15日中疾控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大角星”变异株(系我国首次监测到),本周增至42例。中疾控表示,我国本土病例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无须过度担心。总体来看,北京、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近期感染者情况怎么样?


从近期增加的首次感染者来看,多数属于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进展为肺炎的病人较少见。原则上“二阳”感染会比首次感染更轻,不必过于担心。


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出游,从传染病传播原则来看,人群集中肯定会造成感染风险,但考虑到人群普遍首次感染还未超过6个月,抗体仍有效力,市民无须过度紧张。


当下针对病毒风险该如何应对


一、接种疫苗

18岁以上未感染且未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以及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尤其是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应该及时接种疫苗防患未然。

图片

二、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前往医疗机构及时筛查,应检尽检,明确病因。最近新冠、流感、鹦鹉热等都有发生,症状多以发热为主,市民如出现症状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有的放矢治疗,以期尽早治愈。


图片

三、继续重视防护

随着病毒感染后的时间延长,高水平抗体自然会降低,感染率是缓慢爬升、还是快速爬升仍在观察。心态放松之际,防护行为也不能忘,具体包括日常提高免疫力、保证充分休息、控制基础疾病;在密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坚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以此减少感染风险。


图片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