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8740054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科研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资讯 > 检验常识

检验指标解读 | 血浆黏度测定

更新时间:2022/4/25 20:44:47 浏览次数:4954

血浆黏度测定
(plasma viscosity test)


男性(1.72~1.80)mPa·s。

女性(1.72~1.84)mPa·s。


1. 采血方式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应尽可能减少压脉带的压迫时间。

2. 一般宜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试验。

3. 应使用固体抗凝剂对标本进行抗凝,以避免标本稀释,一般采用肝素或EDTA-2Na。

4. 标本应于采集后尽快检测,一般应于4h内完成测定,放置过久会导致结果升高。

5. 血浆蛋白是影响血浆黏度的最主要因素。血浆黏度主要由血浆的蛋白成分所形成,血浆蛋白对血浆黏度的影响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其中以结构不对称并形成网状结构能力大的纤维蛋白原对血浆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球蛋白分子,还有脂质等。

6. 血糖过高或白血病患者血浆内出现大量的核酸(DNA和RNA),也会使血浆黏度增高。

7. 温度与血浆黏度呈负相关,一般试验温度应为37℃。


1. 增高

见于肿瘤、风湿、结核、感染、放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也可见于高热、大量出汗、腹泻、烧伤、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部分尿毒症。

2. 降低

过量补液,肝、肾、心脏或不明原因引起的水肿,肾病,长期营养不良均可使血浆黏度降低。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