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28日9:30-12:30
地点: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一楼106
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Wiley出版集团、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创之声’第六届中国实验医学大会/Wiley体外诊断国际学术大会"及病理、输血、检验、监管等专题学术论坛和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产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大会”、“亮·检验-第四届体外诊断青年企业家论坛”、“第三届中国IVD流通企业论坛”、“第一届全国体外诊断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论坛” 等会议同期举行。
在此多学科融合的会议上,不仅有机会学习到很多新技术新知识,其次是全方位地看到检验科数十年发展造就的学科、产业和人员储备的巨大规模;值得病理科同道借鉴。
肿瘤免疫治疗与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抗癌疗法不同,其作用的靶细胞不是癌细胞及组织,而是癌症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是一种旨在通过激活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其自身免疫机能去杀灭癌细胞及组织的新抗癌疗法。早在1891年,美国外科医生Coley就曾采用注射化脓性链球菌治疗癌症患者,这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雏形。1984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Rosenberg等使用高剂量白介素成功地治愈了第1例晚期黑素瘤患者;1997年,第一种抗癌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自那时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研究受到高度重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肿瘤免疫疗法用药不仅数量迅猛增长,且在治疗多种癌症如黑素瘤、白血病、前列腺癌和肺癌等的研究中显示具有令人欣喜的疗效。2013年,肿瘤免疫疗法被《Science(科学)》杂志评为年度10大科技突破之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晚期实体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大多数的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客观反应率不理想,会发生治疗耐药性,甚至出现超进展现象。寻找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合适的人群至关重要。目前有多种生物标志物在预测疗效方面显示出指导价值,但最优的标志物仍在探索种。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和临床应用进展迅速,生物标志物涉及的内容广泛,标志物不断涌现,并转化为临床应用。标志物检测手段多样,涉及免疫组化、PCR以及二代测序等,临床实践中的质控任务也很繁重,这为病理学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
值此2021年3月第六届创之声大会期间,特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病理专题的探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