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推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即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专科能力建设、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制度。随着二胎政策开放,高龄孕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人群急剧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及婴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子痫前期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与安全,防治形势严峻。
12月26日,由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立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牵头、宁波奥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孕产妇子痫前期风险预测多中心研究项目(ChiPERM)启动仪式”将在上海召开。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子痫前期筛查管理诊疗体系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子痫前期的防治重点在早筛早防
子痫前期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发病率在2-8%。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6万孕妇和50万胎儿死于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导致的早产高达20%。由于没有明确有效的预测和治疗手段,随着疾病进展,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脑出血、肾衰竭、肺水肿、肝破裂、子痫发作和HELLP综合征等严重不良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明确指出,早诊断、早干预、早处理是诊治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系列疾病的重要临床措施。《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指南》推荐子痫前期高风险的孕妇应在妊娠11-14+6周开始每晚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剂量为150 mg(中国人:50-100mg),直至妊娠36周分娩时或确诊为子痫前期时。
子痫前期防控卫生经济效益显著
子痫前期孕妇与无妊娠并发症的孕妇相比,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费用都会大幅增加,妊娠32周之前分娩的女性护理成本增加了2.7倍,新生儿护理的费用增加了35倍;早产只影响8%的人口,但却占所有产科费用的61%。
美国子痫前期的总负担(21.8亿美元),占美国产科总费用(64亿美元)的1/3。在加拿大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对采用母体风险因素、MAP、PLGF、UTPI多指标联合的子痫前期风险预测模型或仅通过母体风险因素筛查的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进行阿司匹林干预,多指标风险预测每年可节约约1.4千万加元。
2019年6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孕早期子痫前期筛查和预防实用指南》认为,孕早期子痫前期筛查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卫生部门和医疗保险支出,并呼吁所有国家积极推广子痫前期风险评估,制定因地制宜的筛查策略,使其成为常规围产保健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子痫前期防控体系急需中国方案
国际被充分验证的有效子痫前期预测模型仅有4项,其中3项为英国胎儿基金会团队建立,已被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指南采纳并支持,即孕早期应通过孕产妇的母体风险因素、MAP、PLGF和UTPI对子痫前期进行一步式筛查。我国自二胎政策开放以来,高龄产妇增幅58.8%,妊娠风险增幅48.2%,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急需开展适合中国孕产妇子痫前期风险预测多中心人群队列研究,制定更适宜、更经济的子痫前期预测管理中国方案,全面提升子痫前期诊疗水平(特别是基层的诊疗水平),从而为降低我国子痫前期发病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提前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30”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2/10万的目标贡献力量!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