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9685338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 (征求意见稿)

更新时间:2020/11/16 15:28:13 浏览次数:1383

为加强医疗器械分类管理,规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药监局起草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0年12月15日前,将意见或者建议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mdct@nmpa.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意见”。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制定目的】  为加强医疗器械分类管理,规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制定本工作程序。


第二条【调整原则】  《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应当根据医疗器械风险变化情况,参考国际经验,遵循符合最新科学认知、立足监管实际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


第三条【调整种类】  《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包括以下情形:


(一)调整目录框架;

(二)调整一级产品类别、二级产品类别和管理类别;

(三)增补典型医疗器械;

(四)删除不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

(五)修订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和品名举例等内容。


第四条【调整建议提出方式】  境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和备案人、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可以向所在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分类目录》调整建议。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分类目录》调整建议进行初审,认为确需调整的,将调整建议报送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标管中心)。


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和备案人可以向标管中心提出《分类目录》调整建议。


第五条【其他相关方建议提出方式】  国家药监局相关部门、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相关社会团体以及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类技术委员会)委员,可以向标管中心提出《分类目录》调整建议。

第六条【建议材料要求】  《分类目录》调整建议和相关材料通过标管中心分类界定信息系统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拟调整的内容和理由;

(二)产品国内外管理属性、类别和产业现状;

(三)产品主要风险点及风险变化等情况;

(四)产品技术特点、与已上市类似产品的比较和临床使用等情况;

(五)产品不良事件和上市后监管有关情况(如适用)。


第七条【建议审查】  标管中心对收到的《分类目录》调整建议进行研究,分析、评估产品的风险变化情况,形成初步调整意见。


第八条【公开征求意见】  标管中心将《分类目录》初步调整意见在其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个月。根据征集意见情况修改完善形成《分类目录》拟调整意见。


第九条【目录框架调整】  针对《分类目录》目录框架的拟调整意见,标管中心将拟调整意见报送国家药监局,按程序在国家药监局网站公示7日后,国家药监局组织分类技术委员会执委会审议《分类目录》拟调整意见,审议通过后按程序发布调整公告。


第十条【其他内容调整】  针对其他情形的《分类目录》拟调整意见,由标管中心报送国家药监局,按程序在国家药监局网站公示7日后,由标管中心组织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审议,审议通过后,由标管中心将调整意见报送国家药监局,按程序发布调整公告。


第十一条【调整意见发布】  标管中心按照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分类目录》调整公告,及时调整《分类目录》数据库。


第十二条【调整频次】  《分类目录》应当及时进行调整,调整工作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十三条【类别调整后注册要求】  已注册/备案医疗器械类别调整后的注册/备案事项,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执行。


第十四条【体外诊断试剂适用性】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动态调整工作参照本程序执行。


第十五条【实施日期】  本程序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